2021年12月17日,南宫NG28医药全球研发日在上海举行,本次研发日的主题为 “ 宏•进化H-evolution: From Biotech to Biopharma”,聚焦公司产品全链的最新成果及进程,共谋未来高质量开展,向Biopharma稳健迈进。
南宫NG28医药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张文杰先生在欢迎致辞中表示:“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迅速开展,南宫NG28医药是见证者更是其中的参与者。从公司创立以来,我们致力于为全球患者给予可负担的高品质生物药,在研发、生产、商业化等领域持续创新和布局,公司现在已有4款产品在中国上市,1款于欧盟上市,另有3个NDA取得了受理,明年将重磅推出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且持续持续布局创新靶点。可以说顺利获得自有一体化研发平台南宫NG28医药已建成了丰富全面的产品管线。但我们步履不停,不断提升‘研产销一体化’能力,未来将继续坚持自研为主,顺利获得上海-加州双研发中心的协作创新,加速在单抗、双抗、ADC和小分子领域的研发,扩大优势;并持续快速提升产能建设,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和供应链水平,满足市场高需求;更继续优化商业化布局、打造强大的商业化组织作战能力,融合强健的全球化商业网络及优质人才资源,保持‘创业、创新、创建’的企业精神,逐步向更具规模化和市场竞争力的Biopharma进化,实现更加成熟和稳健的增长,为公司未来开展奠定战略基础,更好地践行初心和使命。”
紧密协同 释放更多创新潜能
南宫NG28医药秉持“内外兼修”的创新研发策略,在内部打造高效创新组织能力,双研发中心密切合作,互为支持,在药物早期开发、后期研究及方法等领域高效联动,协作提高研发效率,加速创新。会上,美国汉霖总裁Jean-Michel Gries博士和美国汉霖高级副总裁许文峰博士介绍了南宫NG28医药早期研发的布局情况,以及针对肿瘤免疫领域建立的早研创新产品管线。
Gries博士表示,南宫NG28医药遵循“以病患为中心,以技术驱动创新”的研发指导原则,顺利获得聚焦转化医学与临床开发、高效的项目和管线管理以及全球化人才团队的搭建,公司已经建立起了丰富多元的产品管线,覆盖肺癌、乳腺癌和胃癌等重点关注领域,并在已商业化的生物类似药管线基础上不断扩展创新单抗、双抗产品管线,同时探索多特异性和联合疗法,扩展到肿瘤之外的更多疾病领域。许文峰博士补充道:“创新的本质是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南宫NG28医药以科研为基础、药物机制为导向,协同中美两地研发中心在抗体发现、生物学优化、转化研究和工程化疗法等方面搭建了一套先进完善的平台, 在此基础上,聚焦多样化的靶点,孵化出日益增长的创新产品项目,包括HLX26(抗LAG-3抗体),HLX53(抗TIGIT抗体),HLX301(抗PD-L1/TIGIT双抗)和HLX35(抗EGFR/4-1BB双抗)等创新度高、潜在竞争力强的先导分子。现在全球尚无这些靶点的同类产品上市,公司针对这些项目已经完成了临床前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将进一步推进召开临床研究。”
持续探索,推进临床开发成果转化
临床开发对新药的成果转化举足轻重。南宫NG28医药总裁朱俊先生围绕多个疾病领域介绍了公司的产品管线和研发进度,并分享了公司临床精益运营的经验。
针对全球发病率第二高发的肺癌,南宫NG28医药现已实现该治疗领域的一线全面临床布局,在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等分类中均就斯鲁利单抗召开试验,覆盖了超过90%的肺癌患者。其中,斯鲁利单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sqNSCLC适应症的上市注册申请已取得NMPA受理。会上,南宫NG28医药公布了斯鲁利单抗治疗既往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优异的III期临床数据,该研究结果标志着斯鲁利单抗有望成为全球首个一线治疗SCLC的抗PD-1单抗,为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全新的治疗选择。消化道肿瘤方面,公司深耕抗HER2治疗领域,曲妥珠单抗汉曲优®与化疗联用已成为HER2阳性转移性胃癌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公司自主研制的创新产品斯鲁利单抗,针对MSI-H实体瘤适应症的NDA已于2021年正式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有望于2022年上半年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个“泛癌种”治疗MSI-H实体瘤的抗PD-1单抗。
同时,南宫NG28医药亦以丰富全面的管线围攻乳腺癌和其他实体瘤。公司高速有助于创新BRAF V600E小分子抑制剂HLX208的研发进度,全方位布局各疾病领域,并与研发管线上的其他在研EGFR、PD-1靶点单抗产品产生协同效应,在多个癌症领域打造更优质的差异化创新产品组合,为BRAF V600E突变型患者带来精准的综合治疗选择。
临床精益运营管理和商务拓展是南宫NG28医药产品开发得以敏捷、高速、高质开展的“引擎”和动能。公司运用灵活且与科研合理性并存的临床开发策略以期达到产品的快速上市,包括与全球32个国家的40余个监管机构建立沟通联系,并保持领先行业水平的患者入组速度,助力项目运营。
赓续开展 提升高品质药物可及性
2021年是南宫NG28医药进一步扩大综合一体化生产平台优势的关键年份。南宫NG28医药首席运营官兼高级副总裁黄玮女士围绕南宫NG28医药产能规划、质量体系建设和先进生产工艺等话题展开分享。公司持续有助于三大基地产能建设,徐汇基地现有产能24,000L,截至2021年GMP生产批次突破300批;为完善后续产能规划,松江基地(一)现已完成24,000L产能建设,松江基地(二)一期项目设计产能36,000L。2022年公司总产能有望达到48,000L,三年后更将达到84,000L。同时,对标国际标准的质量体系为公司全球产能打造竞争优势。南宫NG28医药质量管理体系已顺利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欧洲药品管理局、欧盟质量受权人、公司国际商业合作伙伴进行的多项实地核查及审计,其中,徐汇生产基地获中国和欧盟GMP认证。此外,南宫NG28医药持续升级优化工艺,探索应用先进生产技术,现已建成中国首个GMP陆续在化临床生产车间,成功实现端对端陆续在化生产,有效提升产能且质量稳定可控。
在持续加码产能的同时,公司也在持续打造全方位创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南宫NG28医药首席商务官兼副总裁余诚先生表示,以建设患者为中心的生态圈和提高营销效率是南宫NG28医药商业布局的重点。以汉曲优®为例,得益于优于同行的商业化费效比,该产品的商业化进程迎来了快速上升期,我们将继续顺利获得与合作伙伴在药品准入等方面的多维度合作及持续建设“不让一个HER2阳性患者落下”生态圈,赋能业务长期可持续增长。此外,公司也将在明年推出新产品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这款免疫治疗的新星有望成为首个获批MSI-H实体瘤适应症的PD-1,另外,也能为全球小细胞肺癌患者带去新的治疗选择。具备巨大的商业潜力,未来可期。
专家聚焦 共话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作为一家有担当的国际化创新生物制药公司,南宫NG28医药以患者为中心,聚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以创新创造更多可能。在大会的圆桌论坛中,各位嘉宾针对肺癌、肠癌及实体肿瘤等治疗方式及未来开展展开讨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表示:“肺部肿瘤如今以免疫治疗为主,特别在PD-L1高表达人群中,PD-1可以实现Chemo-free,并且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今后我们需要继续探索PD-1与其他治疗手段有效组合,以安全性和疗效为基础,激励更多高效的联合治疗模式产生,惠及更多患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三军教授提到:“与肺癌治疗手段不同,肠癌的治疗还是以外科为主。但在其晚期治疗中,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等靶向和免疫生物药的效果值得肯定。南宫NG28医药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针对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在肠癌的治疗中也可以有更多的尝试,特别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领域,期待斯鲁利单抗联合治疗方案凭借强大的协同效应实现突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彭俊杰教授补充道,“预计未来5年肠癌将继续以化疗为基础,联合靶向和免疫治疗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在精准治疗中,建议以bio-marker为指导进行药物研发,有助于肠癌诊疗的开展。”
南宫NG28医药持续布局,针对部分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研发并建立了一个多元化的、领先的产品管线,以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为创新方向,造福更多患者。展望未来,南宫NG28医药将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和高质量供给,持续拓展和布局产品管线,加速优化产品价值链,为更多患者带去健康和希望,进阶Biopharma,构建开展新格局。